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来源:信息管理学院
发布时间:2017-06-15
点击量:12
实力保护色:
一、专业名称和代码
(一)专业名称:软件技术
(二)专业代码:2303
二、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
(一)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及符合我院招生要求的同等学历人员
(二)修业年限:3年
(三)学习方式:全日制
三、就业岗位与就业范围
(一)就业岗位
通过对"软件技术"的职业岗位素质和能力分析,得到如下表所示:
岗位 | 典型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 |
软件工程师 | 1、业务调研,绘制业务流程图 2、了解用户需求,绘制用例视图 3、分析软件架构,绘制结构视图 4、分析数据模型,设计实现数据库 5、设计构件,确定行为模型 6、编制、整理软件开发文档 | 1、熟悉软件开发流程 2、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能够准确了解用户需求 3、具有基本的系统分析设计能力 4、软件模块开发编码能力 4、能够编制软件开发文档 5、具有个人管理及团队协作能力 6、与客户沟通能力 |
网页设计师 | 1、设计小型网站 2、设计制作静态网页 3、编写动态网页代码 | 1、能够综合运用多媒体、表格、框架、动态特效等多种技术设计制作各种类型的网页 2、能够编写动态网页代码 3、能够创建站点、上传网页 4、具有较强的软件质量意识及编码调试能力, 能够熟练使用软件开发工具编写出高质量的程序代码 5、能够设计美观规范的用户界面 6、具有个人管理及团队协作能力 |
软件测试师 | 1、单元测试 2、按照测试大纲进行功能测试 3、按照测试大纲进行性能测试 4、按照测试大纲进行系统测试 | 1、能够按照软件测试大纲设计测试用例 2、能够编写测试脚本,实施测试用例 3、能够使用软件测试工具 4、能够编写软件测试报告 |
软件技术服务、管理与销售 | 软件产品推广 软件产品使用培训 软件产品技术服务支持 搭建系统平台,部署运行软件 | 学习新软件产品的能力 软件产品培训与推广 市场营销能力 团队合作与客户沟通能力 软件产品技术支持能力 |
(二)就业范围
主要就业单位: IT企业,其他各类企、事业单位。
主要就业部门:软件研发部门、软件售前/售中/售后技术服务部门、软件技术培训市场推广部门、企业信息管理平台/网站管理维护部门。
核心岗位:软件工程师、网页设计师、软件测试师
相关岗位:软件技术服务、信息化管理员、产品销售员、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熟练掌握基本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及应用领域等知识,具备使用先进软件技术与工具进行软件开发与设计、软件测试与服务的能力、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和项目实践经验,能适应IT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面向贵州地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一线软件开发岗位、软件界面设计岗位、软件测试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五、培养规格
(一)素质要求
1、政治思想素质
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全面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具备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热爱计算机相关专业工作。
2、文化素质
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外文资料,能用外语进行日常的会话;系统掌握计算机数学(高等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硬件管理和常用软件的应用能力、能够不断适应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式;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计算机应用的合法性有明确的判断能力。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身体素质
养成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具有强健的体魄,能够适应计算机应用工作需要,掌握并爱好一种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有健康体魄,良好卫生习惯,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4、心理素质
具备健全的人格,正确的审美观念,文明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心理调节与控制能力,对突发事件能处乱不惊,并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5、职业素质
具备较好的创新思维能力,努力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艰苦奋斗、遵纪守法的道德素养和职业操守。
(二)知识要求
①掌握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维护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能,能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数据库应用技术,具备从事软件的数据库设计、开发和应用的基本能力。
② 具有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数学、外语和其他科技文化知识。
③ 了解软件技术类人才必备的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计算机体系结构。
④ 具有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了解网络运行环境、网络操作系统。
⑤ 具有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
⑥ 具有程序设计的知识。
⑦ 具有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关系数据库的知识。
⑧ 具有软件测试的基本知识和软件开发工具的一般知识。
⑨ 具有技术推广和用户支持所需要的市场营销和人际交往知识。
(三)能力要求
1、非专业能力
方法能力
学习能力;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总结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竞争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适应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独立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决策能力。
社会能力
沟通能力;社交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为人处事得体大方;具有亲和力;经受挫折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劳动组织能力、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情感能力
自我调控能力、自我觉察能力、对人情世故综合反应判断的能力、情绪反应能力、理解他人需求的能力、换位思考的能力。
2、专业能力
① 掌握计算机软件常用工具使用方法,如测试软件、开发平台、工具软件、计算机文字处理等技术的综合应用技能。
② 掌握办公自动化、程序设计、网页制作、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应用要有熟练的技能。
③ 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具有对多媒体作品的制作与存储、传播技术的实现、音频/视频信号的数字处理、图形与图像的引用等基本技能;
④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管理、维护、维修等技术,具有对计算机技术不断更新的应变能力和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1)普通高校英语应用能力A或B等级考试证书。
(2)相应岗位获得以下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企业、教学企业的技术技能认证)之一:
①.NET程序员岗位。微软认证Microsoft SQL Server 2010或Microsoft.NET Framework-Application Development Foundation或Microsoft.NET Framework 4.0或Windows Forms应用程序开发证书;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数据库管理员、Visual C#.NET程序员、英特网应用(ASP.NET)。全国服务外包职业能力考试:软件开发工程师(.NET)软件开发工程师(C)(高级)。
②Java程序员岗位。面向SUN认证JAVA助理程序员——SCJA面向针对JAVA6的SUN认证JAVA程序员。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数据库管理员、JAVA程序员全国服务外包职业能力考试:软件开发工程师(JAVA)。
③移动应用程序员岗位。工业与信息化部:移动互联网开发工程师MIEC(高级);教育部:全国三网融合移动互联人才认证工程师MITT(高级);微软、苹果、北大青鸟等企业(含教学企业)技能认证证书,全国高新技术考证证书(高级)。
④UI界面设计师岗位。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多媒体软件制作、图像图像处理、网页制作、游戏美工。
⑤软件测试与服务工程师岗位。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计算机安装调试与维护;全国服务外包职业能力考试:系统运维工程师(数据库管理)、测试工程师(软件)。
六、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人才培养突出职业岗位的针对性,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专业课程开发和教学,加强、侧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坚持校、企结合的发展道路,尝试教授、专家、现场技术人员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努力实现以"就业导向、市场导向、专业需求导向"为核心的转变;推行"双证书"培养制度,课程设置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相对应,使学生毕业时拥有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主要培养措施有:
1、根据岗位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不断细化专业指向,贴近岗位实际。学校在进行广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方向定为以数据库应用、设计与开发方向为主,网页设计、制作和网站组建方向为辅的专业培养方向。通过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调整,增强了学生的就业指向性和岗位针对性,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岗位的良好对接。
2、改革办学模式,进一步加大产教结合的力度。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与深度,加大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际锻炼的机会与力度,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平台和现场指导,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展应用技术推广与研究。采取"2+人才培养学制,加大、加强学生顶岗实训、顶岗实习的时间、力度和深度。
3、坚持"教、学、做"合一,改进教学方法。职业教育的特点,特别是计算机专业的特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以往的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采用现代化的、更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项目驱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与手段。实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教",模拟、创造真实工作环境,积极探索、开展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
4、重视实践环节,加强技能训练。高职学校要提升教育质量,最关键的就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突出以学生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思想,加大学生技能培养力度,并在课程设置和常规教学、实践教学中应体现出来,积极开展各种课程实训、综合实训,加大实践课的课时比例。
5、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实训条件。学生的技能培养是以学校的实训设备和实训场地为基础和前提的,要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就必须有相对的充足的实训条件作保障。为此,学校要有步骤,分阶段地对计算机专业实训室进行改造和扩充。
6、坚持研培结合,进一步提升队伍素质。一支高水平的技能型的名师队伍是培养出优秀高职毕业生的前提和条件。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强化教师的素质提升,把我们的教师送出去学习计算机专业领域最新知识,紧紧衔接市场,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和体系。加大项目引领的力度,鼓励教师把科研项目引入常规教学中,带领学生以科研项目为平台,创造真实工作过程与环境,从而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7、职业能力递进的"五阶段"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数据库方向和网站设计方向的核心能力,充分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潜力,结合学生和校内外实际情况,系统设计课程体系,构建以任务为载体,通过分阶段、分级别实施,职业能力递进的"五阶段"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任务为载体让学生"做中学",任务由简单模拟到实际操作逐级递进,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逐步提高。"五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如下:
第一阶段:基础性学习任务为载体
通过基础性课程教学,使学生获得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数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等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知识,为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能力及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理论课程为先导,集中实训
根据网站设计和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开设初级网页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职业能力初级课程,开设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训课程,使学生具备基础的网站规划、网页制作、网页设计高级技巧等能力;
第三阶段:数据库知识加深,课程实训
根据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实际的工作需要的能力要求,加深数据库理论和时间知识的运用,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开设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课程和实训课程,学生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进行实际性实训,使学生具备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所具备的编程能力及设计能力,通过实际具体性的实训项目,让学生体验企业的实际开发系统的组织方式和岗位要求,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培养。
第四阶段:数据库知识和网站建设能力提升
本阶段开设数据库高级应用课程及网站开发高级应用课程,旨在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数据库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数据库开发系统的能力,综合开发网站及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
第五阶段: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顶岗实训
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在企业真实工作岗位上得到进一步锻炼,顶岗实习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训提升学生自身的职业技能和了解企业文化,最终实现零距离上岗。
七、课程体系
(一)课程目标
1、非专业能力目标
方法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总结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竞争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适应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独立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决策能力。
社会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社交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为人处事得体大方;具有亲和力;经受挫折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劳动组织能力、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情感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自我觉察能力、对人情世故综合反应判断的能力、情绪反应能力、理解他人需求的能力、换位思考的能力。
2、专业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系列软件的能力;运用关系型数据库设计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使用高级语言进行程序的设计、调试和维护能力;利用VB语言编制一般视窗应用软件的能力;计算机多媒体素材的处理能力;利用ASP或ASP.NET完成综合性网页设计与制作能力。
(二)课程体系及标准
(三)课程结构
1、课程体系的构建
对于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我们遵循的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学以致用为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在制定课程体系时我们按照四步走的步骤进行:第一步,大量的行业分析调研;第二步,尽心提炼筛选的工作任务;第三步,系统贴切的学习情景设计;第四步,贯彻实施的教学实施细则、能力培训与素质培训并重。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专业课程体系中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平面和室内设计产业中典型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为依据,课程教学方法的选取以"实际工作过程、全程职业模拟"为依据,课程培养方案的确定应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双重能力培养"为依据。最终确保专业教学工作能围绕着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社会综合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展开,使得课程体系职业特色鲜明、行业特色突出。
八、教学资源
教材书籍:各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相关的教材,书籍。
教师资源:日常上课中教师授课讲解过程中相关的专业知识,专家和专题讲座等。
学生资源: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课余时间多利用自己或是其他同学的电脑练习各类软件。
网络资源:网上有很丰富,很专业的课程,学生可在机房或者是寝室里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相关专业课程。
媒体资源: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报道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的报道。